網誌存檔

2013年8月27日 星期二

京阪神奈周遊之旅3(京都)


第二次來京都才發現其實上次有很多沒參觀的地方,這次因為是在盆會期間所以名寺的參拜人數都異常的多,其實這個時間比較適合去一些人少的地方。

再次來到京都車站,這車站設計得很有趣,大階梯和開放空間讓採光非常充足,這個地方的天橋還可以遠觀五山送火的景象,不過和京都塔的頂端一樣這個特別機會是要抽籤的所以一般觀光客可能沒辦法這麼好運。






在大階梯的頂端10樓有一條聚集了各地拉麵名店的拉麵小路,可以嘗到各地區的特色拉麵,如果到車站肚子已經餓了可以吃吃看。


京都本地老店,特色是雞骨醬油湯底,比較之前在大阪吃的神座是鹹了一點。有限量的超厚叉燒拉麵,如果在1100開門以後剛好來排應該是搶得到。




看看這超厚的叉燒,吃起來夠味又飽足,絕對物超所值。



這次也要重訪清水寺,不過搭公車的時候人龍頗長,幾乎每輛公車都是塞滿的,然後到清水寺整台公車又空掉,大概是因為清水寺下面有一大片墳墓要掃吧。


到清水舞台的入口處放了好多的風鈴,被風一吹整個就是涼快的心情啊。


在這個時期清水寺還有所謂的千日詣,今年的盂蘭盆期間來求個家宅平安,明年拿舊的符回來放然後換個新符,住在附近的民眾好像都會求。


地主神社音羽瀑布之類的和上次來的時候看起來差不了太多,不過這裡的阿彌陀堂在整修中所以沒辦法參觀。

參觀完了以後從二年坂三年坂走到高台寺,中間買個涼的補充水分,天氣實在很熱這些冷飲一罐接著一罐馬上就喝完了。話說這種微糖抹茶真的不錯,粉包網路上應該也有得買,可以自己泡來喝。


拍的時候沒注意到失焦了......

高台寺的外觀不太起眼,一開始還不太想付錢進去的,不過進去以後才發現庭院很有特色而且大殿前面的經典白沙庭園很漂亮,這裡是秀吉正室寧寧晚年修佛的地方,可以看到很多保留完整的茅屋和秀吉與寧寧的相關文物。




下午在正殿裡面休息,看看庭院,心情會很好。

因為爬到清水寺上還蠻累的XD


從高台寺下面的寧寧之道往祇園的方向走,很快就會到八阪神社了。


神社裡面真的頗漂亮啊,這邊跟清水寺人多到不行的氣氛比起來放鬆多了,如果有個涼亭來這邊泡茶也不錯。





這個水不知道喝了皮膚會不會跟藝妓一樣好?


晚餐之前就是期待已久的午茶時間啦,來到宇治附近就算不到當地吃宇治金時也要試試看抹茶甜點啊,不然怎麼對得起自己的舌頭(舔舔舔)。

.............對不起讓大家產生不好的心像,看甜點吧。

本來想重訪茶寮都路里的不過一波三折,先是不知道它搬家了在四條通上大迷航,然後是看到排隊的人龍一整個絕望,想去高台寺的分店結果也是一樣的狀況.......結論我們還是找一家賣菓子的附設點心屋將就一下。

不管怎麼樣東西還是很好吃啦。


抹茶戚風蛋糕套餐


抹茶聖代,寒天也是抹茶味的,抹茶抹茶抹茶。

在四條通到知恩院之前附近有一家一澤帆布,基本上已經成為本地名牌了,專賣帆布包波特包,想買個紀念品送禮自用的話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本來這次很想買一個的,不過因為個人堅持包包要有拉鍊所以作罷。


走著走著就到知恩院了,聽知恩院的除夕鐘聲也是每年京都人的慣例呢。



往本殿的樓梯就是一個智慧之道,告訴你走之前要先想清楚不然會累得半死嗎?


說實在是沒有那麼長啦,至少不像某些日本漫畫裡面的道場一條樓梯直上雲霄。

剛好本殿在修復中所以只能看到完整的阿彌陀堂。


我試著在阿彌陀堂的神前敲木魚然後念般若波羅蜜心經,結果被同伴唾棄了,幹嘛這樣咧,我在宗教交流啊。


接著重訪平安神宮,這次要逛逛上次沒進去的御苑。


平安神宮的後花園有種寧靜的感覺,其實是因為沒幾個遊客進去,這算是花錢買氣氛嗎。


御苑裡面有一間小茶屋,到荷花池旁吃個點心放鬆一下也是不錯的。



眾多花草都是靠著工作人員的維護和照顧,不過也是因為這樣很多植栽是處於保養中狀態,大概只有常綠植物正常展示。



按照指示牌上的解說這似乎是日本最初的電車頭?







離開之前可以到附近的京都圖書館和美術館參觀一下,尤其京都圖書館設計的很有意思,不過館內不能攝影所以看看外觀過癮吧。



從這裡也看得到平安神宮前的大鳥居





不知道一天要喝幾罐的冷飲,說起來這種運動飲料調成荔枝味還真順口,台灣有得買嗎?


回大阪之前再到拉麵小路吃看看博多口味的白湯拉麵,這家一幸堂在世界各大城市也開了分店,但是就我的印象好像不包含台北......輸給香港了。

博多吃法可以利用濃厚的豬骨湯讓客人加麵吃更飽,加一份麵只要150羊。


整體而言白湯是我到現在吃過的拉麵裡我唯一喝乾的,濃厚度絕對足夠但又不會死鹹,相反的喝下口會有點微甜的餘味,配上蔥花半熟蛋還有厚厚的叉燒,我想我以後有機會的話還是會選白湯拉麵吧?



京都重遊告一段落,最後就是神戶了,我還是趕快把這些寫完上台北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