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存檔

2012年3月1日 星期四

Syndicate:極道梟雄 ON_PC





從系列的前作發行到現在已經過了好一段時間,syndicate這個名字終於又在遊戲界露面了,這次打的並不是續作名號,而實際上全新的遊戲內容也與以往的戰略模式完全不同,成為一款FPS作品。由EA發行,StarBreeze工作室製作的Syndicate運作在EA擁有的平台Origin上,這和接下來的幾款EA發行遊戲可以說是EA試圖控制自己智財在數位型式發行的首波策略,但目前Origin平台並不是那麼強勢且功能性與現行最大的Steam比較起來還是顯弱,這樣的策略是否會有效還有待時間證明。

優勢面由EA所發行的大作數量應該是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接下來發行的質量效應三因為付費數位下載內容的問題正受到負面回饋,不管開發商或EA本身都要小心謹慎才是。

以上離題了,回到我們這次的遊戲上,讓我們看看多人遊戲的內容。單人的劇情模式遊戲方式基礎上是差不多,不過是孤軍奮戰而已。



這邊看到基本的選項,難度關卡甚麼的,選單設計上讓我覺得很不舒服的是全部的選項都擠在同一排,有一些會被擠到邊緣還要往旁邊滑動才看得到,說實在的畫面空間還不少,為甚麼不把選項挪到下排就好了呢?下面的歡迎標語到底要給誰看?



多人遊戲基本的裝備選項,除了主副武器以外,另可裝備兩個程式作為輔助技能,護盾團補病毒之類的,都是在解開新的關卡以後會一起得到。武器和程式都可以透過消耗從遊戲過程中得到的藍圖碎片來開發升級,比如減少晃動或延長效果時間等等。

技能樹來說和主線劇情中的內容差不多,有些升級被拆開或降低效果,不過在主線內容中是不可能把所有技能都點開的,相比之下多人模式應該只要耕田就做得到了。

必須說這個選單的設計有時候還真不知道甚麼東西要幹嘛,我還是打了好幾場以後才發現藍圖拿到還要選擇開發才會有進度,最後得到升級。介面設計者是覺得每個想玩玩FPS的人都會先看完資訊列的所有內容才點下開始遊戲嗎?

抱怨歸抱怨......玩還是會玩啦。玩家真是口嫌體正直。



每個人可以選擇自己的角色外觀,不過是先搶先贏,所以我當了好久的女角.....。不知道為甚麼歐美的玩家好像不喜歡當偽娘?這對十五歲的小男生來說性別認同太困難了嗎XD另外是載入時間好像會受到連線品質的影響,有時候你必須盯著前面連眼睛都不會眨的另一個角色快一分鐘,這是另外一個MatchMaking的問題,要嘛是分到PING非常高一直在場上閃現(如果是開房的玩家的話連帶敵人也閃現)的隊友,要嘛是分到開著修改不會損血的魔人。

說真的,玩合作模式還要開修改?認真的嗎?

不過後來那場最後靠著修改魔人撐過去.......正常打的時候頭目磨了快半小時吧?

 或許是遊戲本身的玩家群問題,在開始的幾天很難找到開房的人,似乎是因為要按照順序解開關卡的設計,沒解開的玩家不能加入地圖,這樣的情況就變成新人找不到幫手,想打後面關卡的玩家找不到同伴的窘境(如果還沒全開應該都會想開下個挑戰吧?)

再一次證明,多人遊戲的配對設計多麼重要。


 看看這些線上遇到的好碰友(?)

對隊友進行系統入侵的話可以幫忙補血,這個設計有好有壞,好處是你不敢衝鋒可以在後面補刀幫補血,這樣也能得到經驗(幫人補滿比一個擊殺還多),壞處是有很多強者會覺得自己死不了往頭目衝鋒......然後隊上的強者一多就會在二十秒以內滅團。值得一提的是隊友倒下的話可以進行深度入侵再把對方復活,不過兩方需要在一定範圍內才能進行,如果隊友全都倒下的話還可以得到最後生存者分數XD

操作上還算流暢,槍支的手感也夠札實,不過丟完手榴彈以後居然會拿出另外一顆而不是拿起武器,設計者是覺得大家都很喜歡一直丟手榴彈嗎?升級之前也只能帶兩顆而已啊!(翻桌)


和L4D的設計差不多,打一段以後會有集合點,如果有空位可以讓玩家填補的話這時候可以補入,不過我自己排隨機排進別人的空位機率比有人加入缺咖的遊戲機率高多了,這代表還沒有很多人在亂入耕田嗎?




這是被打倒的其中一個小頭目,血損完以後會跪在地上等著被人處決,真是個抖M.....這時候玩家們就會像螞蝗一樣衝上去搶著把他腦袋裡的晶片幹走,可以增加一個獲得的藍圖還有經驗可賺,果然這個時候是人人為己。(攤)


就整個遊戲體驗來說,合作的模式設計得很成功,的確有互相扶持度過關卡的感覺,但是在Origin還沒裝設內建語音和遊戲不支援快速邀請朋友的情況下,遊戲體驗會受到一些限制。設計上沒有問題,這些可以說是平台本身的不成熟所帶來的缺憾吧,但這幾天Origin的更新可以發現他們積極想把功能面補齊,或許過一兩個禮拜後整體的功能會更齊全吧?

至少他們應該會想在質量效應發售前弄好,不然大量的粉絲會把他們的工程部公幹到死。

某種程度上我合理的懷疑這是EA推出來的犧牲打....用來幫質量效應debug,如果是這樣的話StarBreeze還蠻衰小的。

是個好遊戲,不過在不對的時間(質量效應前),不對的地點(Origin上)出現,可惜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